文章主圖

行政學解釋名詞-建設性不信任投票

作者:程明、王濬

名詞解釋 - 2020/2/17 上午 11:09:33瀏覽數:5588

文章引言摘要

不信任投票(Vote of No-confidence)制度的存在,是內閣制之下, 國會與行政首長抗衡的基礎。

不信任投票(Vote of No-confidence)制度的存在,是內閣制之下, 國會與行政首長抗衡的基礎。但在德國的內閣制之下,其不信任投票 的實施方式略有不同,德國所採的不信任投票制度稱為「建設性不信 任投票」(Constructive Vote of No-confidence)。係指聯邦眾議院在提 出倒閣案的同時,必須同時提出下一個總理替代人選,且獲得同意之 後,該不信任投票才發生效力;而總理於不獲信任時,可解散眾議院。 亦即在原本不信任投票制度之上,附加條件限制,以避免倒閣後無政 府狀態的混亂。因此一般認為,德國總理相較於英國更強勢,擁有的 權力更大,其原因在此。

德國總理是下議院(聯邦眾議院)的最大黨領袖,一旦就職,聯 邦眾議院只能經由投票選出替代內閣的方式,也就是利用建設性不信 任投票的方式使他去職。由於此一制度的實行,對德國政府的穩定性 造成極大的幫助。提出替代人選取代現任內閣,比起讓他去職困難得多。歷史上直至1982年,只成功使用過一次26。


26 劉后安、洪聖婓等譯,2002年,政治學的世界,第302頁。

📖 資料來源:
1D281-行政學重要名詞-國考各類科適用(保成)
作者:程明、王濬 監修

0則留言

精選文章 What's h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