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右派的興起,乃是導因於 1970 年代「凱因斯主義」以及「福利國家」制度兩者的全面失敗。
當時的世界各國由於受到「石油危機」以 及「世界性經濟不景氣」的影響,大多皆受制於「高失業率」、「高 通貨膨脹率」以及「高稅率」等「後福利國家時期」所帶來的後遺症。
有鑑於政府的干預及支出已無益於改善通膨與就業問題(而這原本是 凱因斯主義的核心主張),學者們開始尋求其他的解決之道。
此時, 一群以海耶克(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)為首的經濟學家開始站 出來高唱古典經濟學當中的「自由市場」價值,並強烈抨擊主張市場 干預的凱因斯主義,此即為新右派的開端。
新右派主要可以區分為兩個面向。
在經濟層面上,其被視為是一種「 新自由主義」;但在政治、社會及外交事項上卻被視為是一種「新保 守主義」。
主要的原因在於,新右派學者在經濟面的主張與古典自由 主義相似,皆為「反對政府干預過多的市場經濟」;然而在政治、社 會以及外交等面向上,卻反過來主張「社會權威」、「共同文化」、 「反對移民及歐盟整合」等「保守價值」。
因此新右派可以被視為是 自由主義及保守主義的融合體。
法國的戴高樂總統、英國的柴契爾夫 人、美國的雷根總統皆為新右派最知名的支持者。
📖 資料來源:
2AH25-公職政治學專用字典
作 者:韋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