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主圖

Behavioral Economics 行為經濟學

作者:程明、王濬

名詞解釋 - 2020/2/14 下午 03:15:14瀏覽數:2051

文章引言摘要

行為經濟學奠基於經濟學與心理學,其理論要素主要引自心理學 關於「行為決策」(behavioral decision)的研究,研究標的主要有二, 其一為「判斷」(judgment),即探討人們如何主觀評估某一事件發生 的機率;其二為「選擇」(choice),即檢視人們在面臨多元選擇或不 確定性時的決策行為。

行為經濟學奠基於經濟學與心理學,其理論要素主要引自心理學 關於「行為決策」(behavioral decision)的研究,研究標的主要有二, 其一為「判斷」(judgment),即探討人們如何主觀評估某一事件發生 的機率;其二為「選擇」(choice),即檢視人們在面臨多元選擇或不 確定性時的決策行為。

行為經濟學主要有以下兩個核心研究方向:
探詢人類不理性的行為模式及其影響因素:

1.捷思偏誤(heuristics):以有限理性為基礎,人們在有限的認知 資源與條件下,傾向依賴某種捷徑的思考方式而非充分的分析,時而導致系統性的偏誤。因此錯誤的資訊只要能被反覆呈現、符合人們的經驗與偏好的認知狀態,多會被以為真實。 當下偏誤與顯著性偏誤(present bias and salience):通常對個人 來說,當下資訊的確定性與顯著性較能掌握;至於未來的資訊, 則是只以機率形式出現的不顯著資訊,故人們傾向重視當下而非長期的利益,並往往將未來的報酬打折。

2.損失趨避偏誤(loss aversion):人們對獲益與損失的價值評估並非對稱的的,損失趨避(loss aversion)指放棄一項物品的效用損 失大於得到它可獲得的效用的偏誤認知,故相較於獲益,人們有 較強的傾向去避免損失。例如「安於現狀的偏誤」(status quo bias) 即指人們對損失的價值評價高於獲益,可能導致其不願意改變, 而傾向於維持現狀。

3.心理帳戶(mental account):傳統經濟學認為同樣額度的金錢總 是等值,是可相互替代的。Thaler 則主張金錢無法完全替代,因 人們傾向將不同的收入來源歸入不同的心理帳戶,而不同帳戶的 邊際消費傾向是不同的,例如人們可能會節省使用辛苦賺來的 錢,卻快速花掉意外之財。

4.展望理論(prospect theory):人們的選擇行為會受到參考點的影 響,對於損失負偏好的程度常大於對利得的正偏好程度。另外, 資訊呈現的次序、框架的議題與聯合或單獨呈現的脈絡等,皆可 能左右個人的決策結果。

5.錯估機率的偏誤(misestimation of probabilities):人類對於缺乏 經驗或資訊的事物,其判斷往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,而產 生可預期的偏誤方向。例如個人常非理性地低估其可能損失的機 率,或高估其無損失或受益的機率。

6.利用或因應人類不理性的行為: 行為經濟學的另一個核心內涵,即在利用人類行為的不理性,去促 成商業或公益的目的;或設計因應的政策措施加以導正。自 2000 年代以降,行為經濟學也開始被大量應用於公部門的政策實務,以因應人們不理性決策的問題。行為經濟學的政策工具則主要針對個 Be 體在追求其效益方面失靈的內部性(internalities)問題進行因應, 發展利用或因應人類不理性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,如近期廣為人知 的「推力」(nudge)。

📖 資料來源:
1D281-行政學重要名詞-國考各類科適用(保成)
作者:程明、王濬 監修

文章標籤:

行為經濟學

0則留言

精選文章 What's h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