渾沌理論崛起於 70 年代,是本世紀繼相對論、量子力學之後, 為自然科學界另一項重大的理論突破。物理學、生物學、醫學、經濟 學界等皆借用此觀點來從事各該學科的理論分析。行政學或有關組織 理論的非均衡分析,大致上是 80 年代的事。就方法論而言,「渾沌」 不僅是一種理論,更是一種方法。其理論要點如下6:
1.存在與演化:
所有系統包含不斷起伏的次級系統,有時一個起伏或諸起伏之結 合,由於正反饋而變得相當有力,因此破壞了原有的組織。在這個 「分歧點」或「特異時刻」根本不可能事先決定變遷的方向。此時 組織可能會跳躍到更高層次的組織階層-耗散結構,而取代了原先 的簡單結構,這個高層次的物理結構也需要更多能量來維持。
2.隨機與不可逆轉性:
演化的觀點把大自然看作是一個時間序列行為,而此一行為並無明 顯的型態出現,它是隨機的、不可逆、不守秩序的過程。從物理學 的觀點來看,人為的過程是決定論和可逆的,自然的過程則包含著 隨機性和不可逆性的基本要素,因此導致一種新的物質觀,即物質 不再是機械論世界觀中所描述的被動實體,而是自發的、活動的動 態趨勢。
3.從量的世界走向質的世界: 相對於古典物理學企圖以簡單的數學公式來解釋自然的複雜性,僅 能從事封閉系統內的均衡分析。就渾沌理論的觀點,遠離均衡狀態 下,非常小的擾動或漲落,可以被放大成為巨大的破壞結構,因而 帶來一切「本質的」或「革命的」變化過程,這使得偶然性與必然 性;新物理學與生物學;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重新結合在一起。
4.從均衡到非均衡: 傳統物理學強調穩定、有序、均勻和平衡,關心的是封閉系統和線 性關係,渾沌理論則強調無序、不穩定、多樣性、不平衡與非線性 關係。從渾沌理論中可知道非均衡可能成為秩序的泉源,有序的組 織可以通過一個,「自我組織」的過程從無序和渾沌中自發的產生 出來。
6 吳瓊恩,2005 年,行政學的範圍與方法,第 327~329 頁;吳瓊恩,2006 年,行 政學,第 634 頁。
📖 資料來源:
1D281-行政學重要名詞-國考各類科適用(保成)
作者:程明、王濬 監修